行业新闻

空气预热器的种类及应用

2025-07-15 15:04:37 kenengadmin 2
空气预热器是工业锅炉、电站锅炉等热力设备中重要的节能装置,其作用是利用烟气的余热加热进入锅炉的空气,从而降低排烟温度、提高锅炉热效率。根据工作原理和结构形式的不同,空气预热器主要分为以下几类,各自有着不同的应用场景:

一、按工作原理分类

1. 间壁式空气预热器

  • 原理:烟气与空气通过固体壁面(如金属管、板式结构)进行热量交换,两者不直接接触。

  • 常见类型

    • 管式空气预热器:由许多平行的金属管组成,烟气在管内流动,空气在管外横向冲刷管壁。结构简单、制造方便、运行可靠,但体积较大,传热效率中等。

    • 板式空气预热器:由金属薄板焊接成空气和烟气通道,热量通过薄板传递。传热面积大、结构紧凑,但密封性要求高,易积灰堵塞。

  • 应用场景:中小型工业锅炉(如蒸汽锅炉、热水锅炉)、热风炉等,对结构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场合。

2. 蓄热式(再生式)空气预热器

  • 原理:利用固体蓄热体(如蜂窝状陶瓷、金属波纹板)交替吸收烟气热量和释放热量加热空气,烟气与空气在不同时间段流经同一蓄热体。

  • 常见类型

    •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:分为受热面回转式和风罩回转式。受热面(蓄热体)旋转,交替与烟气、空气接触,实现热量传递。结构紧凑、传热效率高(可达 80% 以上),但制造复杂、漏风率较高(需配备密封装置)。

    • 固定式蓄热空气预热器:通过阀门切换烟气和空气的流向,使蓄热体周期性吸热和放热。适用于间歇运行的设备。

  • 应用场景:大型电站锅炉(尤其是煤粉锅炉)、垃圾焚烧炉等,对传热效率和设备紧凑性要求较高的场合,可有效减少设备占地面积。

二、按传热方式补充分类

3. 热管式空气预热器

  • 原理:利用热管内工质(如氨水、丙酮)的相变(蒸发 - 冷凝)传递热量,热管一端接触烟气(蒸发段),另一端接触空气(冷凝段),热量通过工质循环高效传递。

  • 特点:传热效率高(热阻小)、冷热流体流动互不干扰、可实现低温腐蚀防护(通过调整热管工作温度),但成本较高,热管易因工质泄漏失效。

  • 应用场景:烟气温度较低(易发生低温腐蚀)的锅炉尾部烟道、工业窑炉余热回收、化工设备尾气热量利用等。

三、各类空气预热器的对比与选择

类型优点缺点适用规模典型应用
管式(间壁式)结构简单、运行可靠、维护方便体积大、传热效率中等中小型工业锅炉、热风炉
回转式(蓄热式)紧凑、传热效率高漏风率高、制造复杂大型电站锅炉、垃圾焚烧炉
热管式传热效率高、抗腐蚀成本高、易泄漏中大型低温余热回收、防腐蚀场景

四、应用中的关键问题

  • 低温腐蚀:当空气预热器壁面温度低于烟气露点时,烟气中的硫酸蒸汽会凝结腐蚀金属,需通过控制空气预热温度、采用耐腐蚀材料(如玻璃管、搪瓷管)或热管式结构缓解。

  • 积灰堵塞:烟气中的粉尘易在受热面沉积,影响传热效率,需配备吹灰装置(如蒸汽吹灰、声波吹灰)。


总之,空气预热器的选择需根据设备规模、烟气参数(温度、含尘量)、节能要求及成本预算综合确定,其在工业节能领域的应用对降低能源消耗、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