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手操作 SCR 脱硝系统,这 6 个错误千万别犯
错误 1:开机前不检查催化剂状态,直接启动
很多新手觉得 “开机按流程走就行”,跳过催化剂检查环节,殊不知催化剂要是出问题,开机后不仅脱硝效率低,还可能损坏设备。比如催化剂受潮结块、表面有积灰,直接通入高温烟气,会导致催化剂局部过热开裂;要是催化剂活性已经失效,开机后氮氧化物数据会一直超标,白忙活一场。
正确做法:
开机前必须做 3 项检查:
打开反应器人孔,观察催化剂表面是否有积灰、结块或破损,有积灰就用压缩空气(0.5-0.8MPa)吹扫干净;
查看催化剂使用记录,若已超过使用寿命(一般 3-5 年)或上次检测活性低于 80%,先更换或再生催化剂;
确认催化剂床层温度是否正常(常温即可,若冬季有结冰风险,提前通热风预热至 5℃以上)。
错误 2:喷氨量 “凭感觉调”,盲目追求低排放
新手容易陷入 “喷氨越多,脱硝效率越高” 的误区,为了让氮氧化物数据更低,盲目加大喷氨量,结果导致氨逃逸率超标(超过 5ppm)。过量的氨会和烟气中的硫酸根反应生成硫酸铵,堵塞催化剂孔道和后续的空气预热器,还会腐蚀设备,增加运维成本。比如某新手为了让氮氧化物低于 30mg/m,把喷氨量提高了 50%,结果 1 个月后空气预热器堵塞,被迫停机清理,损失惨重。
正确做法:
喷氨量必须 “按数据调”,遵循 “按需投加” 原则:
根据在线监测的氮氧化物进口浓度计算喷氨量,公式参考:喷氨量(kg/h)=(进口浓度 - 目标浓度)× 烟气量(m/h)×0.001×17/30(17 是氨的摩尔质量,30 是氮氧化物的摩尔质量);
调整时每次只变 5%-10%,比如当前喷氨量 100kg/h,想提高脱硝效率,先调到 105kg/h,观察 30 分钟,看氮氧化物和氨逃逸率数据,再决定是否继续调整;
目标浓度不用追求 “越低越好”,只要稳定在国标范围内(如电厂氮氧化物≤100mg/m)即可,避免过度喷氨。
错误 3:忽略烟气温度,低于活性温度就喷氨
SCR 脱硝系统的催化剂有 “活性温度窗口”(多数催化剂在 280-420℃),新手若没注意烟气温度,在温度低于 280℃时就开始喷氨,会导致氨无法和氮氧化物充分反应,不仅脱硝效率低,未反应的氨还会在催化剂表面凝结,形成液态氨,腐蚀催化剂和反应器内壁;要是温度低于 180℃,喷氨后还可能生成 ammonium bisulfate(硫酸氢铵),堵塞催化剂和管道。
正确做法:
严格按温度条件喷氨:
开机时先通烟气预热,待反应器入口烟气温度稳定在 280℃以上(不同催化剂活性温度不同,以厂家说明为准),再开启喷氨系统;
运行中若烟气温度突然下降(比如锅炉负荷降低),当温度低于 280℃时,立即减少喷氨量,低于 250℃时暂停喷氨,同时联系锅炉岗位调整负荷,待温度回升后再逐步恢复喷氨;
冬季或低负荷时,可提前开启反应器伴热装置,维持催化剂床层温度在活性窗口内。
错误 4:清灰不及时,催化剂积灰堵塞
新手容易忘记给催化剂清灰,觉得 “积灰不多没关系”,但 SCR 脱硝系统运行中,烟气里的粉尘会不断沉积在催化剂表面,时间长了会堵塞催化剂孔道,导致反应器压差升高(超过 1.5kPa),烟气流通不畅,锅炉负荷被迫降低,脱硝效率也会跟着下降。比如某新手连续 3 个月没给催化剂清灰,反应器压差从 1.0kPa 升到 2.5kPa,锅炉出力减少了 20%,还得停机拆催化剂清理。
正确做法:
清灰要 “定时做、按规做”:
制定清灰计划,正常工况下每周用压缩空气吹扫 1 次催化剂表面,每次吹扫时间 10-15 分钟,压力控制在 0.6-0.8MPa;
若处理的烟气粉尘浓度高(如钢铁厂、水泥厂),每 3 天吹扫 1 次,同时在反应器入口加装前置除尘器(如旋风除尘器),减少进入催化剂的粉尘量;
每次清灰后记录反应器压差,若压差仍居高不下,检查催化剂是否有深层堵塞,必要时拆下来用高压水(3-5MPa,水温 40-50℃)冲洗。
错误 5:停机时不做 “保护措施”,催化剂受潮变质
新手停机后常直接关掉所有设备,忽略催化剂保护,尤其是在潮湿环境或冬季,容易导致催化剂受潮、结冰或被腐蚀。比如停机后反应器内残留的烟气含有水汽,会附着在催化剂表面,若环境温度低于 0℃,水汽结冰会胀裂催化剂;要是停机时间超过 1 周,催化剂长期暴露在空气中,会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,导致活性下降。
正确做法:
停机后分 3 步做保护:
先关闭喷氨系统,继续通入干净烟气(或空气)吹扫 30 分钟,把反应器内残留的氨和水汽排干净;
若停机时间≤24 小时,保持反应器伴热装置开启(温度 5-10℃),防止受潮;若停机时间>24 小时,用干燥的压缩空气(露点≤-40℃)对反应器进行密封保压,压力维持在 0.02-0.05MPa;
冬季停机后,检查反应器保温层是否完好,若有破损及时修补,避免催化剂床层温度低于 0℃结冰。
错误 6:不看报警信息,小问题拖成大故障
SCR 脱硝系统有完善的报警功能(如温度异常、氨泄漏、风机故障等),新手容易忽略报警提示,觉得 “响几声没事”,结果小问题拖成大故障。比如系统报警 “氨管道压力异常”,新手没及时处理,导致氨管道泄漏,不仅造成氨浪费,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;要是报警 “催化剂温度过高”,不及时降温,会导致催化剂烧结失活,只能更换。
正确做法:
报警后必须 “秒响应、快处理”:
运行时紧盯控制系统屏幕,一旦出现报警,立即查看报警类型(温度、压力、浓度等)和具体位置;
简单报警(如轻微超温、压力波动):先调整参数,比如温度超 420℃,就减少锅炉负荷或增加冷风门开度,降低烟气温度;若报警无法消除,立即停机检查;
严重报警(如氨泄漏、火灾报警):第一时间按下紧急停机按钮,切断喷氨系统和烟气进口阀,疏散人员,再联系维修人员处理。
新手操作 SCR 脱硝系统,关键是 “不盲目、不偷懒、看数据、重检查”,避开这 6 个错误,不仅能保证系统稳定运行,还能延长设备寿命。